逆回购和回购释放流动性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额拍卖、利率竞价、多次中标竞价等方式启动为期6个月(182天)的6000亿元正回购操作,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此前,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启动了1.1万亿元正回购操作,期限为三个月(91天)。数据显示,5000亿元6个月期回购逆转已于10月到期。 6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意味着10月份逆回购将再延长6个月1000亿元。与此同时,10月份还有三个月的8000亿元回购额度到期。 10月9日进行的11亿元正回购操作意味着追加金额10月份三个月期回购逆操作将增加3000亿元。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基于两项操作,10月份回购总额和两类产品回购增加4000亿元,环比增加100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五个月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反向公开市场购买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0月28日推出的新工具,进一步丰富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根据提供担保物的交易方式,协议逆回购操作可分为两种:协议逆回购操作和协议逆回购操作。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债券等抵押品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交易过程中显着。传统质押式逆回购中,债券仅作为抵押物,所有权不变。在逆回购操作模式中,央行从一级交易商处购买债券,并同意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出售。在此期间,债券的所有权转移给中央银行。央行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正购、逆转和正回购操作,弥补中长期融资缺口。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采购操作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央行从今年6月起对操作前发布中标公告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操作日期、操作金额等信息,稳定了市场预期。对于这两次行动的主要原因,王庆表示,一是会有大规模的行动。十月份政府债券发行。其次,国家发改委9月29日宣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新产品相关工作,配套贷款供给有望明显刺激。另外,在当前股市表现良好的情况下,10月份居民存款转移现象将更加重要。 “上述情况会对融资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央行通过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利于保持相对稳定、充裕的融资形势。”王庆认为,央行的这两项操作将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增强信心。这也将有助于促进发行政府债券,提高满足企业和居民信贷金融需求的能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由于十一假期现金需求季节性增加,财政存款也面临季节性压力,流动性缺口可能较大。考虑到央行从三季度开始对流动性灵活性的支持以及后续财年努力配合的需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期信贷便利(MLF)、正回购和逆回购等工具预计将持续,融资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利差很可能保持稳定。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三季度例行会议,在审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提出了建议。建议强化货币政策使政策法规更加主动、相关和有效。立足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了解政策管理的稳健性和节奏,了解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情况,充分展示政策效果。保持流动性充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货币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物价总水平相适应。 “我们预计央行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市场,保持今年四季度流动性充足。”在这次例会上,敏敏先生还表示:他强调要“增加灵活性和可预测性”。国内需求不足和国外持续的不确定性相结合意味着货币政策仍有空间政策的未来。
(编辑:关关)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