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几倍的演唱会门票是谁卖的,又是谁买的?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唐叔《劳动报》11月已经开始,天气渐渐转凉,但演唱会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退。目前,官方公布的北京演唱会共有七场。 11月杭州娱乐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外歌手举办演唱会10多场。娱乐市场供需两方面都在蓬勃发展,一些热门节目和一些“高端艺人”一票难求,形成了巨大的二级市场。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之前没有买到的杭州演唱会门票,现在出现在二级平台上,售价为万元。随着近两年娱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演唱会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票证并不少见。今年4月,歌手演唱会的8万张门票秒售一空,此后二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黄牛”门票。门票原价480元,现价2000元。今年7月,某歌手演唱会门票尽管采用了严格的实名制,但在二手交易平台上,780元的门票价格却被卖到了1万元,尽管官方路线已经售空。有人不禁好奇,为什么“黄牛”有官方渠道买不到的门票。目前,演出门票销售市场主要由顶级票务平台主导,这些平台由演出主办方直接运营或授权,并控制其主要门票来源。二级票务平台作为辅助功能,通过整合资源促进交易,并向授权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门票价格ces是由市场决定的。有市场就有需求。如今,许多年轻人去城市看演出,愿意为真实的体验和情感价值付费。一些无法原价购票的消费者会尝试在二级票务平台上购买。但有时这种感觉是“表达出来的”,二级市场上的门票价格往往是原价的数倍,有时甚至10倍以上。作为近年来的新鲜事物,安全平台售票规定可以通过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供需平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的购票体验。但与一线平台相比,二线平台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和监管,在票源追踪、信息透明、售后维权等方面存在短板。虽然很多消费者都接受在一定范围内收取保费、客票来源不透明、无法开票或退票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分散的二级市场也为经销商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据介绍,随着引入“实名制”的大型演唱会数量增多,除了有用配套软件购票、通过内部渠道提供门票外,二级门票市场也出现了“代理拍卖”业务。代理费是根据门票的受欢迎程度来确定的,有的高达1000元,远远超过了门票的原价。有消费者到经销商处购买门票,被骗走1000多元。付款后,对方“失踪”,本金难以追回。今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安全局破获了一起经销商诈骗案。事实上,转售商已将空钞转售3次,价值8万多元。这些违法侵权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门票销售市场,演出秩序也削弱了消费者的积极性,影响演出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一些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更愿意在自家门口唱歌,呼吁抵制高价门票经销商。当前,音乐会“吸金”促消费、提质增效的能力,已成为多地交通加强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会展深度融合的“法宝”。如果想让这种效益持续下去,音乐会就可以回归文旅消费的本质,让消费者和城市来一次往返。保障消费者公平购票权 推进制度建设透明度、智能技术和协作监督。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