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政策优化更新促消费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免税政策优化更新促消费
2025年11月17日05:46 来源:商报记者 曾金华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免税政策支持扩大消费的通知》,旨在通过支持国内商品商店销售、拓展免税店业态、放宽免税店许可权限、提高免税便利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免税店对出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免税购物。商店。和监督措施。免税店是指在港口或城市的特定区域设立的商店向境外、出入境运输工具内开放,向进出境旅客等特定人群销售免税产品。目前,我国免税店有六类(不包括海南岛离岛免税店),包括口岸入境免税店、口岸入境免税店和城市免税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免税政策不断完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业务取得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持续增长,游客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免税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将有利于更好满足出入境游客多样化、多元的购物需求,提升免税购物体验,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吸引外国人入境旅游。消费目的,促进免税零售业健康有序发展。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是支持国货在免税店销售。新规定提出,鼓励有免税店经营资格的企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免税店经营,增加产品采购,采购有特色、高质量的民族产品。关联企业购买国内产品,在口岸免税店或城市免税店销售时,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同时,进一步优化国货进店监管和操作流程。启运港免税店、城市免税店适用国内消费税退(免)税监管操作程序,并采取“卖“先征税,后销售”的模式。也就是说,国货先征税,再进入免税店。免税店以免税价格销售后,向税务机关集中办理退税,方便国货在店内销售。这一政策还明确了国货的经营要求。一般情况下,以销售国货为目的的启运地免税店和城市免税店的经营面积应至少占四分之一“以前,免税店里几乎没有国产产品。新政策多方面支持国货在免税店销售。这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有效促进消费,扩大国内产品出口。”杨志说艾勇,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未来,手机、无人机、体育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方便携带、消费需求高的热门产品将可以在免税店销售。该政策将进一步扩大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口岸、市场入境免税店数量。我们已将自营免税店的产品类别整合到业务类型列表中。 “这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动态调整,将进一步丰富免税品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同时,畅销产品将更快到达消费者手中。新规定提出选择完善进口免税品监管,加快推进在我们的免税店展示热销的外国产品。鼓励联合采购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向我国免税店供应最新、最畅销的产品。 “免税品有审批和上市流程,新政策将使消费者更快地购买到畅销产品,让免税店更具吸引力。”高凌云说。更多品类不仅可以帮助您更快上架,购买过程也会更加便捷。这使我们能够在出发地免税店、到达地免税店以及城市内的免税店提供在线预订服务。在城市免税店预订后,您可以在抵达时在免税店提货。相关部门和免税经营企业将不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提高便利性,充分满足旅客的需求。“创新免税店销售模式、融入最新销售元素的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杨说。志勇。此次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根据新规定,现行财政部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将审批口岸免税店设立审批权限、口岸免税店经营主体及口岸免税店的确定办法等变更,审批下放至部内相应部门港口所在的地方。同时,新规定将允许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现行口岸出境免税店经营区域,调整进境口岸免税店经营区域,经国务院审批后由投标人或港口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经营主体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免税店经营区域。高凌云认为,简化部分免税店设立审批流程、改变经营主体决策、调整经营区域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提高免税店审批效率,实现差异化经营。 “这一政策组合将有效促进“发展免税品零售市场,打造覆盖面广、知名度高的消费新场景,进一步促进消费。”(商报记者曾金华)
(编辑:王菊盆)